春风几度话玉关
玉门关是甘肃文化资源中璀璨夺目的明珠,也是长城文化的重要遗存。它见证了中华历史上盛世中国的光辉,同时也是坚定文化自信、讲好甘肃故事的重要载体。
因为西域诸国盛产上好的和田玉,中原地区的玉石很多来自此地。当时玉石是珍贵之物,进入中原之前都要在关口进行检查申报,因此成为西域玉石进入中原的必经关口,故而得名。民间传说中玉门关的来历也与玉石有关。因为这里是戈壁大漠,人们经过的时候常常迷路或者葬身于此,很少有人能够平安地走出去。有一天,一支商队经过这里,毫无意外地迷路了。他们试了很多办法,还是在原地徘徊,死亡阴影笼罩中的人们已然陷入了绝望。这时,一只大雁扑扇着翅膀飞到空中,带领商队走出了沙漠。作为报答,商人们将最闪亮的宝石镶嵌在显眼的地方,为后来的人标明方向。
玉门关的故址位于今天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的小方盘城。经过几千年的风雨侵蚀,已经无法还原历史资料或者诗文中雄关的模样。四方的城楼用黄土夯筑而成。东北不远处是大方盘城,如今被称为“昌安仓”,是当时汉军屯粮的仓库,修筑得高大恢宏。往西可见高约七米的烽燧遗迹,被称为谷燧。烽燧旁边堆积着薪木,整齐地码成一个个薪垛,用于传递信号时燃烟或者点火。薪垛上面涂满了泥沙,一方面是为了延长存放时间,另一方面是防止被风吹走。如今的积薪已经石化。它们矗立在茫茫戈壁滩上,落寞苍凉,似乎在述说着汉帝国旌旗飘舞、铁马纵横的峥嵘岁月。
西汉时期,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被打开。汉帝国收复河西走廊后,汉武帝设置了武威、张掖、酒泉、敦煌四郡。之后又修筑了酒泉至玉门的道路。随之设立了玉门关,汉帝国构筑起了规模宏大、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。《居延汉简》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军事防护:“五里一燧,十里一墩,三十里一堡,百里一城。”然而,到了王莽末年,西域之路断绝,玉门关被废弃。
隋炀帝时,在玉门关西北边的伊吾今哈密地区设伊吾郡和柔远镇,丝绸之路北道改线,从瓜州直接到伊吾,无需再绕道敦煌,玉门关遂被东迁至瓜州晋昌县境内,也就是今天瓜州县锁阳城北30公里处的双塔堡附近,这在《隋书·西突厥传》《元和郡县图志》等资料中均有记载,因此玄奘西行时经过的玉门关就设在瓜州晋昌城以北的葫芦河上,即疏勒河,流经玉门、瓜州等地。东迁的玉门关很快成为丝绸之路上新的交通枢纽站,尤其是唐帝国重建了丝绸之路的新秩序后,西域诸国纷纷来朝,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,玉门关再次显示出其军事要塞的重要作用,军事防护的同时,也为这条路上来往的客商保驾护航。
五代宋初,玉门关又回迁到今嘉峪关西北的石关峡,也叫“黑山峡”或者“水关峡”,地势险要,同样是丝绸之路上的战略要地。后来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,玉门关守望的这条道路渐渐萧条直至废弃。公元1036年,西夏李元昊攻占河西走廊,玉门关这座曾经辉煌于东西方交通史上的关隘,结束了一千多年的使命,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风烟里。
在那些吟咏至今的诗词里,玉门关就是重要的地标,它隔开了中原和西域,唐帝国的将士经此地远征保家卫国,胡人的商队经此地来往于长安和西域。国家的强盛与丝路的繁华滋养了诗人们强烈的自信和刚健豪迈、积极进取的精神,他们渴慕着征战沙场建功立业,领略着来自西域的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,充满了对边塞之外世界的憧憬与遐想,虽然很少有人真正踏足玉门关,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写出具有鲜明时代风格的诗句。
王昌龄的《玉门山障几千重》,写的是玉门关周围的重峦叠嶂,以及烽燧相连的边防构筑,突出其地理位置的险要:“玉门山嶂几千重,山北山南总是烽。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”
李白《关山月》雄宏壮阔,以戍边士兵的角度,写他们在塞外远望矗立的玉门关,在浩荡的大漠长风中,思家怀乡,但边关未定,归家不能。后方的思妇此时只能站在高楼上,思念征夫几时还:“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。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……戍客望边色,思归多苦颜。高楼当此夜,叹息未应闲。”
抒发将士思归之情的还有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,诗人远望黄河,想象玉门关之外大漠的荒凉与酷寒,想起征戍在外不能返家的将士的哀怨,写下“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”
高适随即写出《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》,以和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,他将思归之情与戍边之志相结合,诗歌苍劲有力,在展示塞外奇丽动人的风景的同时,还凸显诗人的边塞情怀与报国志向:“胡人吹笛戍楼间,楼上萧条海月闲。借问落梅凡几曲,从风一夜满关山。”另一位边塞诗人柳中庸作《征人怨》,写的是战事不歇,将士转战沙场,日复一日,征战不休的境况,借玉门关抒发征人之怨:“岁岁金河复玉关,朝朝马策与刀环。三春白雪归青冢,万里黄河绕黑山。”
晚唐的胡曾写下《咏史·玉门关》,歌咏一生出征西域的定远侯班超,英雄长久寓居异乡,到白头的时候,最渴念的就是踏入玉门关内归乡返家:“西戎不敢过天山,定远功成白马闲。半夜帐中停烛坐,唯思生入玉门关。”
写春风得度玉门关的是清代的杨昌浚。1876年,左宗棠率领湘军入新疆,平复由英、俄支持下的阿古柏之乱,大军势如破竹,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连续收复了玛纳斯城、达坂城、托克逊城、吐鲁番、焉耆、库车、阿克苏、乌什、喀什、英吉沙、叶尔羌与和田,大战告捷,一直协助左宗棠处理军政事务的杨昌浚写下《恭诵左公西行甘棠》,表达对左宗棠的敬仰之情:“大将筹边尚未还,湖湘子弟满天山。新栽杨柳三千里,引得春风度玉关。”
今天的玉门关,已经成为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成为一种极具象征性的文化符号。每当人们谈起玉门关,总会联想到霍去病、张骞、班超、玄奘、左宗棠等历史人物,他们或纵横沙场保家卫国,或出使西域开辟通道,或立志西行舍身求法,他们的精神已然与玉门关融为一体,“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、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,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。”
□吴双芹
责任编辑:王旭伟
来源: 兰州日报
精彩推荐
2021兰州限行最新
兰州粮食现代产业
甘肃省政府关于征
告全兰州市燃气用
ICP备案号:陇ICP备12000430号